張家界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張明濤)12月28日晚,著名世界遺產影像學專家周梅生受市攝影家協(xié)會邀請在我市舉辦主題攝影講座,內容為世界遺產影像的概念與表達方式、風景攝影與自然觀等。
攝影 董兵
講座中,周梅生結合自身在故宮的實際創(chuàng)作,詳細地介紹了世界遺產影像學的學理基礎、表達方式以及基本內容。同時,以創(chuàng)作的突尼斯作品為例,向學員展示了人物創(chuàng)作的獨特考量。
周梅生,世界遺產影像學專家,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第七、八屆理事,國際攝影藝術展覽評委,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委,中國攝影金像獎評委,學者型攝影家,中國古建筑文化遺產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主要作品有《古都尋夢—中國皇家文化系列》,《滄海遺珠—世界遺產系列》等;主要著作《學者鏡頭》,《江山社稷》等14部。
近年來,周梅生尤為注重“世界遺產影像學”體系的創(chuàng)立與整理,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以攝影的語言方式,對于世界七大洲和中國的世界遺產進行了大量的拍攝與研究。鑒于在“世界遺產影像學”方面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2016年,榮獲由中國文聯(lián)和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共同頒發(fā)的攝影領域最高個人成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2017年在第五屆世界攝影大會上由國際攝影藝術聯(lián)合會(FIAP)授予“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影像大使”榮譽稱號。
12月18日,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在北京啟動,周梅生參加發(fā)布會并就張家界舉辦世界自然遺產攝影大展對世界遺產的特殊貢獻等內容答記者問。他認為,以世界遺產攝影大展為契機,以張家界為基點,通過世界遺產攝影影像,建立一部完整的文獻資料,為人類歷史留下更多的文獻,同時也把張家界推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