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王芳
2017年,慈利縣被確定為湖南7個省級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試點縣之一。
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該縣應基層單位呼聲和廣大群眾需求,結合縣情實際,重點圍繞征地拆遷補償、拆遷安置、保障性住房、農村危房改造、扶貧救災、市政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義務教育8個試點領域,創(chuàng)新推行“一套體系、兩張清單、三級平臺、四個維度、五項目標”的“12345”工作理念,統(tǒng)籌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基層政務公開“政民互動”標準化路徑,著力破解“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等問題,建立完善了具有慈利特色的標準規(guī)范,打通了政務公開的“最后一公里”。
結合慈利實際,集中打造“一套標準體系”
按照標準化目標要求,慈利縣貫徹標準化法律法規(guī)和政務服務標準化規(guī)定,精心謀劃、統(tǒng)籌推進,建立了由通用基礎標準、公開內容、公開流程、公開平臺、公開管理、公開監(jiān)督評價6個分體系組成的基層政務公開標準體系:
——“通用基礎標準子體系”引用國家及地方標準26項,自有標準2項,為政務公開標準編寫提供基礎依據。
——“公開內容標準子體系”主要圍繞解決公開“內容如何標準化”的問題,整理形成公開事項目錄清單及事項公開清單。
——“公開流程標準子體系”圍繞建立完善政府信息發(fā)布機制、建立政策解讀長效機制、建立政務輿情回應機制,推動發(fā)布、解讀、回應有序銜接;建立跨部門、跨層級、無縫隙協同辦理機制。
——“公開平臺標準子體系”參照《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圍繞縣、鄉(xiāng)、村三級渠道的建設與管理方面,建立線上線下平臺建設與運行規(guī)范,制定平臺標準11項用于加強平臺日常建設與使用、平臺信息審查管理。
——“公開管理標準子體系”圍繞“以公開促服務”的宗旨,健全日常公開執(zhí)行與管理工作標準化設計,制定管理標準14項。
——“公開監(jiān)督評價標準子體系”圍繞“公開效果如何”建立和完善了相應的監(jiān)督工作機制,對制度執(zhí)行情況形成督促檢查和效能問責,切實把政務公開工作責任制落到實處。
圍繞“兩張清單”,梳理公開事項
根據省市試點方案要求,慈利縣圍繞群眾最關注、利益最緊密的行政行為和服務事項,并結合縣情實際,多次集中討論修改完善試點目錄。
目前,已梳理事項51項,包括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安置2項,保障性住房3項,農村危房改造1項,扶貧救災13項,市政服務20項,義務教育12項。
在全面梳理細化事項的基礎上,該縣按照公開要素合理,與審批服務要素相一致的要求,起草了《關于編制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的意見》,并對目錄清單、實施清單、申請材料、辦事流程和結果樣本等做了相關要求,同時認真篩選群眾辦事所需要素,精心制作《便民服務指南》,方便群眾辦事,助力“一次辦好”改革。
打造“三級公開平臺”,確保充分公開
立足實際,慈利縣在原有公開載體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統(tǒng)籌利用線上、線下兩類資源,健全完善縣、鄉(xiāng)、村政務公開三級聯動平臺。
在縣級層面,重點打造政府門戶網站、“兩微一端”等線上平臺載體,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置“政務公開試點專欄”;同步推進線下政務服務大廳功能配套,設置公開資料獲取處。
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社區(qū))層面,在共享縣級線上公開的基礎上,依托便民服務中心及便民代辦服務點重點打造線下公開平臺。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便民服務中心、代辦點設置政務公開專欄,重點公開最新政策性、重大執(zhí)行類、部分結果類、民生類文件以及關注度較高的結果類信息。同時,在各級政務大廳配備電子觸摸屏,與政府門戶網站實現信息互通,對各領域五公開信息實現即時查詢;利用電視臺以及廣播等形式進行宣傳,及時傳遞政務公開信息。
通過分級分類推進,在全縣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政務公開平臺體系,為政務信息及時高效公開提供了強力支撐。
著眼“四個維度”,夯實公開工作基礎
圍繞著政務信息“公開什么”“怎么公開”“在哪公開”“如何評價”四個維度,慈利縣全面規(guī)范政務公開管理。
圍繞“公開什么”,按照“一事一標準”原則,結合縣、鄉(xiāng)、村實際,分別做好決策、執(zhí)行、管理、服務、結果等信息公開。在縣級全面做好“五公開”信息公開,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社區(qū))重點做好服務、結果公開,兼顧決策公開。
圍繞“怎么公開”,優(yōu)化公開流程,建立信息發(fā)布機制,按事項領域、類型和公開載體分別制定信息發(fā)布標準,實現信息“制作—發(fā)布—回應”緊密銜接,確保信息公開全面、及時、準確、有效。
圍繞“在哪公開”,建立對公開載體管理機制,重點利用好縣、鄉(xiāng)、村三級政務公開平臺,統(tǒng)籌利用線上、線下兩個資源,實現公開載體多樣化、便捷化、無縫隙、全覆蓋。
圍繞“如何評價”,明確公開考核績效要求,對公開責任部門、責任崗位、公開時限、公開格式、公開流程及其他要求做出清晰界定,建立責任追究辦法、滿意度測評及第三方評估等監(jiān)督評價機制,以監(jiān)督促進落實,以評價促進改進,為政務信息有效公開提供保障。
圍繞“五項目標”,加強公開試點工作成效建設
對八大試點領域“五公開”內容,慈利縣實行分類分級公開,加強公眾參與,提升群眾獲得感、體驗感和參與感。
圍繞“看得到”,采取政務公開試點專欄、公開欄、辦事指南、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觸摸屏等多種形式,擴大覆蓋面。
圍繞“聽得懂”,把12345熱線作為群眾咨詢、監(jiān)督的重要電話號碼標記于各事項的公開要素和公開方式中,在村居利用高音喇叭及時公開政策、服務、結果等信息。
圍繞“易獲取”,在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公開試點專欄”細分事項五公開內容,在各級政務大廳放置辦事指南、明白卡,在便民服務中心、代辦服務點等密集場所設置公開欄。
圍繞“能監(jiān)督”,公開縣長信箱、設立監(jiān)督電話,方便群眾反饋問題建議。
圍繞“好參與”,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立網絡問政欄目,群眾可進行即時互動。同時,與慈利廣播電視臺智慧慈利APP展開合作,在官方媒體機構設立政務專欄,使政務公開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全民覆蓋。
讓公開成為自覺,讓透明成為常態(tài)。最近幾年,慈利縣積極、高效、全面推動基層政務公開管理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接下來,該縣計劃將試點成果在全縣全領域進行推廣,并將進一步夯實公開成效,優(yōu)化公開效果,強化公開考核機制,將全縣的公開工作再推上一個新臺階,為全市乃至全省的政務公開工作打造慈利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