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干部考核清理“一票否決” 管理應回歸法治
2011-10-14 16:39:2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閱讀:
“一票否決”為何受青睞
“都想樹立本部門權威,既簡單又省事”
各部門為何熱衷于制定“一票否決”的規(guī)章制度呢?
一位干部道出實情:“一票否決”既簡單省事,又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很快被到處復制。
“其實,認真一想如果都用‘一票否決’,就沒有‘一票否決’了。”新建縣縣直機關工委書記熊英斌說,在制定《新建縣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考核評比辦法》時,不要動員不要點名,各單位踴躍發(fā)言,各個分管領導積極建議,都想把自己部門的工作列入“一票否決”。
記者在《新建縣2010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考核評比辦法(試行)》中看到,除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口和計劃生育”、“安全生產”三大項外,“違章建筑”也被列入“一票否決”。“部門和分管領導強烈要求,沒辦法,否則工作做不好,誰負責?”給出的解釋是無奈而引人深思的。
實際上,即便列入“一票否決”的事項,很多也沒有更多的具體措施保證不出問題,反正文字上已經過關了,至于責任如何落實倒沒人細究。“‘一票否決’多了,反而大家都麻木了。”一位干部說,“各部門習慣了爭著進入‘一票否決’,實際上就是惰政,另外就是找借口檢查評比,吃拿卡要更方便。”
“大家都想樹立本部門本單位的權威,下基層才有分量,‘一票否決’成為代替管理的‘尚方寶劍’。”熊英斌對記者分析。
不搞“一票否決”會怎樣
“有利于卸下基層干部重負,輕裝上陣”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被濫用最多的可能莫過于招商引資‘一票否決’,在一些地方不但對所有公務員都有要求,甚至連教師也給包了任務。
不僅如此,許多事業(yè)單位、行業(yè)系統(tǒng)也競相實行“一票否決”,普通話標準與否、稅收任務完成與否、用地指標下降與否等等,不一而足。
“不少事項是不顧實際,不講條件,硬性壓指標。”黃作霖說,“生米鎮(zhèn)有區(qū)位優(yōu)勢,每年的任務還可以完成,有些鄉(xiāng)鎮(zhèn)的干部簡直痛不欲生。”
黃作霖認為:“省里文件下得及時,現(xiàn)在可以招商選資了,生米鎮(zhèn)靠近贛江,如果不顧一切下任務,引來污染企業(yè),下游省會南昌500多萬居民就遭殃了。”
安全生產、環(huán)境保護,現(xiàn)在越來越重要,但對鄉(xiāng)鎮(zhèn)干部實行“一票否決”是不公平的。
“他們根本沒有執(zhí)法權。”一些鄉(xiāng)鎮(zhèn)干部反映,“上級不愿意放權,定出不合理的指標向更上級邀功,而壓力則層層往下轉移。”
否決“一票否決”會不會影響地方政府日常運作?會不會導致工作松懈?
黃耀華認為,江西出臺的規(guī)范是科學務實的,有利于卸下基層干部的重負,輕裝上陣,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上。他表示,下一步,新建縣也會調整修改相關考核方案。
現(xiàn)在,很多“一票否決”事項被取消,生米鎮(zhèn)黨政辦公室主任黎長生是實實在在地高興:“以后可以少寫點匯報材料了。”(記者 吳齊強)
干部考核管理應回歸法治(專家點評)
“一票否決”的邏輯就是把地方、單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官員的“保位”問題。列入“一票否決”的事項,如果解決得不好,職位就會不保。因此,官員會優(yōu)先考慮“一票否決”事項,特別在意有關那“一票”的數字和指標。當這些數字和指標可能危及到職位,而自己暫時無能為力的時候,為保住頭頂的烏紗帽,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對這些數字和指標進行“加工”和改寫,這也是許多地方出現(xiàn)形式主義、虛假政績的原因。
各行政單位本身都有一套行政運行規(guī)范,有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有紀檢監(jiān)察等各種監(jiān)督機制,工作不力或者失誤導致一定后果產生,本身就應該追究責任,進行查處,是否一定列入“一票否決”,值得商榷。更何況有的責任還不是因為單位負責人的原因所造成的,而“一票否決”的對象卻直指單位負責人,這實際上是“人治”手段的體現(xiàn)。考核管理應該回歸常態(tài),更重要的是積極推進依法行政。
返回欄目[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