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也被稱為“世界老年癡呆日”。很多人存在認知誤區(qū):認為是“老年”導致了“癡呆”的必然結果,專家表示“癡呆”是一種病而非衰老的必然,要用防病治病的心態(tài)來對待它,預防和延緩老年癡呆。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科主任醫(yī)師高晶表示,一種常見誤區(qū)是,很多老人的認知障礙已經很嚴重了,可家屬仍堅持認為老人只是“老糊涂”,不是病,無需就醫(yī)。
高晶表示,老年期認知障礙,即俗稱的“癡呆”有多種分類,占主要部分的是阿爾茨海默病,還有額顳葉癡呆、血管性癡呆、路易體癡呆、朊蛋白病等,上述幾種癡呆所導致的認知功能退化都是不可逆的。但是,有一種由腦積水引起的癡呆,又稱作正常顱壓腦積水性老年癡呆,這種癡呆在早期診斷正確的前提下,有治療好轉的機會。
高晶表示,如果家中有老人,一定要對老年認知障礙做到充分了解,提前預防,一旦發(fā)現(xiàn)老人出現(xiàn)行為異常等可疑癥狀,切不可諱疾忌醫(yī),應及時到神經科就診,醫(yī)生會對癥采取系統(tǒng)的、梯度遞進的多次認知功能評價,對患者做出診斷。高晶提示,絕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在就診過程中通過認知功能評價得到臨床可能的診斷。認知功能的全面評價既可以明確患者的問題所在,也可以指導家屬有的放矢地照料老人。
預防和延緩老年癡呆?高晶表示要從生活方式入手。首先健康的飲食,可以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對防治癡呆也有一定功效。
其次,有研究表明運動對預防癡呆有很大幫助,例如走路、跑步等。手部運動,如彈琴、敲鍵盤、撿豆子等,也可以有效刺激區(qū)域腦血流量,對預防和減緩老年癡呆都有幫助。
高晶表示,兩點一線、生活乏味單調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癡呆,因此環(huán)境刺激對預防老年癡呆非常有效。豐富的生活內容和社交圈子都可以有效刺激大腦皮層,“活到老、學到老”也可以持續(xù)鍛煉大腦,預防老年癡呆。
還有研究表明,睡眠和認知功能有著不可忽視的聯(lián)系,因此高晶建議,每天應保持7個小時以上的連續(xù)有效睡眠。(記者 王秉陽)(據(jù)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