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日報·掌上張家界訊(全媒體記者 宋美慧)“驢打滾,老北京正宗驢打滾……”深秋傍晚走在市城區(qū)北正街的巷子里,一陣叫賣聲吸引不少食客停駐攤前,淡淡的黃豆粉裹著紅豆沙的香氣在晚風中席卷而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fā)展,融入城市血脈中的老味道越來也少,就連“驢打滾”如今也是彌足珍貴。走街串巷的中式點心車更是見不到了。難得能遇見一次,忍不住快步上前買了一份,輕輕咬上一口,頓時只覺軟糯甜口,滿口香甜。
“驢打滾”又叫“豆面兒糕”,是天津衛(wèi)和老北京的傳統(tǒng)小吃之一。糯米粉混水和成柔軟的糯米面團,蒸熟后搟成薄薄的面片抹上豆餡卷起來,撒上熟黃豆面,切成一骨碌一骨碌的,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至于“驢打滾”這個別名的由來,聽說是因為吃前要將裹著豆沙餡的糯米卷在炒香的黃豆面里滾一滾,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
記得小時候這“驢打滾”就是自己的心頭好。咬起來糯糯的,有嚼勁,特別是上面那一層黃豆面,超級香。最開始還不知道怎么稱呼它,后來問了家里的大人,才知道它正經(jīng)的名字叫“豆面糕”,人們因其形給它起趣名“驢打滾”。
小時候時常看到小巷里有騎三輪賣“驢打滾”的爺爺奶奶,每次看見總要買上一份,純手工制作,黃豆面一裹,吃一口驢打滾,立馬變成老北京人。作為小吃貨的記者一下子能吃好多個。跟賣糕點的爺爺奶奶嘴甜一點的話,還能給多撒些黃豆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