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肖書] 來源:張家界新聞網(wǎng) 2014-08-12 14:54:24
分享到:
張家界新聞網(wǎng)8月12日訊 (圖/文 記者 張明濤) 2012年,女兒在湖南張家界出生,我做了父親。女兒遠在河北的爺爺遠在千里之外沒有過來。我知道了原因之后,明白了其中的緣由_——他內(nèi)心的喜悅無以表達,只有多做點事,為孫女多寄點錢。這是我在勸了多次的結(jié)果,他沒有直接分享自己人生中的喜悅。
2014年,在舉全家之力,我買了自己寬敞的房子之后,作為農(nóng)民工的父親辭掉了工作,帶著手上的積蓄來到了張家界。我的父親感受喜悅時不來,承擔時如約而至。
在我眼里,父親仍然是我兒時以為的無所不能。裝修從今年的三月份開始一直到這個月結(jié)束。整個過程中,父親因為農(nóng)忙回去了一個月,隨后一直在這里。在張家界的5個月時間里,我的裝修幾乎沒有外來師傅進場,我的父親從泥瓦工,木匠,漆匠等多個工種間頻換轉(zhuǎn)換,只有機器不斷輪換,孤獨一人,制造了一個家居的王國。
我因他自豪。
而這,是我和父親在一起相處的最長的時間。
父親在我很小時就在外務(wù)工,之后幾十年一直如此。我上學,父親干活,只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在家?guī)滋臁?br />
不知不不覺間,我的父親又因為我,在這個秋天里,蒼老了一歲。
已近而立之年,工作、家庭在不斷進步,白發(fā)父親只為我留了一句勸解:“人生路長,好自為之?!?br />
這是普通國人的真實表達,我并非官、富二代。但我的父親交給我了一生最重要的能耐,只有對愛的事情的堅持,才是人生最大的依仗。